《文明、资本与投资》读书笔记(四)

发布时间: 2024-05-01 10:47:43 |   作者: 开云官网在线登录新版

  在本书中,作者的投资视角纵横古今,从文明、资本与投资三个维度展开叙事,涵盖20世纪以来金融和长期资金市场的最新发展和投资大师的最新理念、重商主义和东印度公司、华尔街的百年兴衰、罗马的兴衰、官山海等等。

  ——现在的美国政府里面,跟随选举轮换的叫政务官,不随选举轮换的叫事务官,后者占绝大多数。

  ——如果说现代的投资银行家用会计报表和研究报告来说服对方,那么当年的美国“贵族”就是用自己的口音、修辞手法以及对瓷器和油画的品位来征服对方。

  在摩根看来,如果你跟公司做交易,那就是投资;如果你跟证券交易市场对手做交易,相互倒手,对公司没有一点影响,那就是投机。

  ——在金本位体系中,除贸易外,一国货币供应的真正来源只有两个:矿山和掠夺。现代经济学里“通缩”的概念,在当时被表述为生产力高度发展与资本稀缺之间的矛盾。

  ——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生产的增长超过了资本的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又超过了生产的增长。最终的结果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各国的战争损失决定了政府赤字,政府赤字决定了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决定了各国金融行业的兴衰。

  由于接到大批军火和物资的订单,美国企业在一战中大赚。1915年4月,纽约交易所重新开盘,立即收获了一波牛市。从此以后,纽约便取代伦敦,成了新的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则是这个中心舞台上的绝对主角。

  一战之后的世界格局就像一个金字塔,它的结构恰好与黄金拥有量的分布相符。亚非拉各国在底层,英法之外的欧洲在中间,英法两国在上层,美国是塔尖,而华尔街则是塔尖上的明珠。

  ——现代银行放贷,最标准的定价方式是浮动利率,也就是约定一个升水,比如说在基准利率之上再加2.5%。基准利率通常是由大型做市商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基本上跟着通胀走。通胀高,央行就加息;通胀低,央行就降息。这样一来,浮动利率就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通胀风险。

  ——关注过去的“无”,并不是为了夸耀今天的“有”。其实与未来的“有”相比,今天在许多领域仍然是“无”。真正的大智慧、大机遇,恰恰蕴藏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之中。

  ——回顾英法两国的金融争霸史,可以总结出一个道理:金融的关键是信心。市场的信心在增量,不在存量;在未来,不在眼下。

  ——伯南克在他的学术论文说:只要以0利率向市场注入无限流动性,再疲软的经济体也会恢复活力。

  ——纯粹的流动性问题或许可以用货币政策来对付,涉及基本面的问题就只能用经济发展来解决,至于深入骨髓的社会问题,还得靠政治改革。

  ——1933年罗斯福上台,迅速制定了《1933年银行法》,确立了证券和银行业务分业经营的原则。这部银行法还抹杀了“贵族”银行与公众银行之间的区别。

  ——高盛的做法为投行承销业务确立了两条典范,沿用至今:一是在人员构成上,投行保荐人必须与证券交易市场研究员混编团队,共同承销证券;二是在招股说明书里面,必须说明招股定价与证券交易市场估值的差异。

  ——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以非常惨痛的代价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分布状况,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实现了“均贫富”的效果。

  ——从1999年年底到2020年年底,标普500全收益指数上涨了2.8倍,但是如果滚动持有30年期美国国债,净值可增长3.3倍。也就是说,21世纪以来的美国股市整体涨幅基本上可以被“降息”这一个因素解释。

  ——马克思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仅关心“现在是怎样”,还要追问“以前为什么不是这样”。用这种方式思考问题,那么任何一个来自人类社会内部的答案,都会变成新的问题。这种逻辑链条必须延伸到人类社会之外的历史发展观被称为“唯物史观”。

  作者相信,优秀的投资人都是唯物主义者。因为市场是微缩的世界,世界是放大的市场。在这里,没有神,没有圣,没有普世,没有教条,只有变化。

  ——作者从人类的经济制度变化中梳理出四个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所得税、文官制度、专利和非金属本位。

  ——在古代社会,政府税收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对消费品征税,二是对土地征税。

  ——科举制度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至此趋于完备。

  1870年,英国成为西方历史上第一个实行文官制度,以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国家。1883年,美国正式建立文官制度。

  ——专利这项资产,跟汽车、房子之类的实物资产不同。汽车、房子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是专利具有价值的前提,是必须有强制力来保证它的排他性。

  1836年,美国对专利法做出了一个重要的修订。它首次要求专利申请人在全国范围内详细公开与专利相关的技术细节。该法令产生了一个副作用:发明人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被迫向全社会分享自己的知识。这就使得公众能更加容易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产生更多的新发明。

  专利,作为一种社会契约,它的核心逻辑转变成了发明人以分享自己的知识为代价,向政府换取市场上的排他性。

  ——美联储的政策目标有两条——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而欧洲央行只有一个政策目标,那就是稳定物价;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目标以前有四条——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稳步的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后来改成有侧重的一句话——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稳步的增长。总的来看,稳定物价是各国央行共有的一条核心职责。

  ——从根本上避免通缩导致债务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斩断货币供应量与贵金属存量之间的联系。

  ——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曾经有一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难题。

  股神巴菲特曾指出:“现代政府是所有企业的合伙人,参股比例就等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政府也会为了税收而为企业着想。”

  ——面对马上就要来临的百年变局,前路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退化,比如回到金本位、反全球化、削弱政府职权等等;另一个方向则是进化,即用新的制度创造来解决问题。

  ——以摩根大通银行CEO吉米·戴蒙为首的181位美国顶级大企业CEO共同指出,股份公司存在的意义在于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利益相关方包括顾客、雇员、供应商、社区和股东。

  当全局投资成为长期资金市场的主流时,利益相关方资本主义自然也会悄悄取代股东资本主义,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时任皇家造币局局长的大科学家牛顿,在南海公司的股票上亏掉了大半身家,并且留下一句名言:“我可以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规律,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

  ——货币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货币交易的效率远高于以物易物。因此,缺乏足够的货币将极大地压制经济发展。

  经济活动一直增长,铸币量也必须一直增长。铸币量的增长快于经济需求,就会产生通货膨胀;铸币量的增长慢于经济需求,就会产生通货紧缩。如果铸币的存量低于某一下限,就会触发钱荒状态,甚至会迫使某些经济活动停止,或者退回以物易物的状态。

  这种来自大自然的束缚,通过两重机制来生效:第一,矿山决定了铸币材料的存量;第二,铸造工艺决定了每枚铸币所需的材料量。前者除以后者,就等于铸币量。人们发明了纸币来绕开铸造工艺的限制。

  ——唐朝初年实行“租庸调”制。所谓租,就是粮食;庸,就是服力役;调,就是土产,一般指布料。此时官府收税,征收的都是实物,用不着铜钱。公元780年,“两税法”颁布。夏税6月缴纳,秋税11月缴纳。这两次收税,都只收铜钱。以前的租、庸、调一概取消。

  ——美国和印度的棉花、英国的纺织机器,再加上全世界的市场需求,构成了引爆工业革命的三位一体。